【万卷千里】美国巴纳德学院游学记

发布者:董昊发布时间:2016-05-22浏览次数:2463


巴纳德学院创建于1889年,作为一所私立女子文理学校,它与哥伦比亚学院,工程学院,普通教育学院和神学院共同组成了哥大的本科系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了我校国际政治专业多名学子前往交流学习,而学成归来的她们也记录下了留学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但写下这份回忆录,不仅仅是为记录一份“半个哥大人”的自豪荣耀,更是为学弟学妹们提供贴心的留学体验。

一.课程设置:灵活自由,高效全面

巴纳德学院的院系覆盖面十分广阔,但由于是文理学院,课程设置以偏文科的基础学科为主。而巴纳德除了财政和录取独立于哥大其他并无区别,则交流学生有幸可以和哥大的学享受同等待遇,共同选课。国政专业的同学既可以选择对口的课程,也可以跳出专业的限制,选修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如2011级前往交换的易慧然选了Journalism and Public Life, The Art of the Essay, Plato and Confucius, Intermediate French, Modern Dance 2这五门课,其中三门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完成的。丰富的课程设置下是巴纳德自由而高效的选课方式。选课的第周学生可以自由地去上自己有意向选择的课,老师一般会说明教学方法、打分方式和教学安排,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可以退课或重选。虽然各个专业有自己必修的课程,但是上课的时间、老师、形式却有很多种选择,并且巴纳德有独特的“9 ways of knowing”,即在确定专业方向前要求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从而使她们对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有更深的理解。

.上课模式:学生主导,自由思辨

作为美式教育的领头者,巴纳德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自然不可小视。而培养此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课堂讨论。这颠覆了国内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中国学生是个不小的挑战。“我选修的五门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The Art of the Essay,散文的艺术。这是一门以大家写作、阅读、讨论交流为主导的研讨会形式的课程。全班仅有13位同学,每堂课一小时五十分钟,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充分参与的机会,”易慧然回忆道,“然而当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发表观点时,我既慌乱又紧张。一方面我对自己的英语很不自信;另一方面因为我的脑袋里空空如也,并没有什么有趣的想法蹦出来。我担心自己浪费了这个很好的课堂交流机会,就去教授办公室会见了Professor Schor-Haim。她说:Fear is a hole. You feed it with everything of you. You give yourself away to it, but leave nothing to yourself. Raise your hand and be brave. 这句话给了我一种平静的勇气,至今仍记忆犹新。在这里的课堂上,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创意想法,哪怕只是微小的感情与体会,都会获得同学、老师的认真倾听与肯定。中国人常常说太多的表扬也许不利于成长,但是在巴纳德,在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与赞扬中,我学会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期的锻炼中,我逐渐学会了辩证的思考方法,学会了带着大脑听课:也就是一边质疑一边听懂学会。”

Professor Schor-Haim的第一次交谈给易慧然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她的第一篇散文获得了全班的唯一一个A。“作为一个交换生,作为一个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获得全班唯一一个A,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肯定更是巨大的成功。”她笑道。“老师又跟我说:我给你A并不是为了鼓励你,而是因为你在文章中展现出的思想,而且你的写作很有新意,这非常棒! 带着这样的成绩和心中日渐增长的自信,我在巴纳德和哥伦比亚的生活也逐渐变得明朗和快乐起来。”

三.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作业繁重

在课堂上占据重要份量的讨论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巴纳德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平均每门课会有2-3篇论文或项目和2-3次考试,像心理学还需要参加实验,比较政治课还有额外的讨论课和presentation。”梁言说。课业压力很大,作业却马虎不得,教授对于作业的评判非常严格,抄袭是绝对禁止的,而在语法、条理规范的前提下还要发表独特而全面的见解。同众多美国高校一样,巴纳德每周的课时数虽较少,但“干货”即课后需完成的作业和附加阅读却一点也不含糊。12级的梁言说“整个学期基本上都是在deadline的阴影下度过的”,而据易慧然的回忆,“每周阅读量都在200页左右,但正是在这样大负荷的学习环境中,我学会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高质量作业的完成前提自然是一个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在交流学期后半段,我常常在通宵的Butler图书馆学习到凌晨三点后,但是凌晨三点的图书馆也并不是沉寂的。好学勤奋的哥大巴纳德学生也会在那里学习到深夜,有的同学甚至都在图书馆里睡觉过夜。”易慧然如是说。

.学术环境:学风严谨,孜孜不倦

如果说交流的最大收获,可能是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学习的快乐吧,一种纯粹的为学术而不为应试的对知识的尊重。 “除了小规模的讨论课老师几乎从不点名,因此更要求学生有自觉性和积极性。”梁言回忆道,“课上经常出现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情况,非常启发人。而老师也往往会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幽默的语言和准确的例子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新的知识点。”而易慧然的感受似乎更加概括:“每天晚上,当我乘上回宿舍的校车时,回望Butler图书馆里发出的耀眼光芒,似乎觉得那光芒里闪耀着的是哥大两百多年对学术的严谨以及对知识的尊重。”

一次短期交流不过是四五个月的时间,但交流的体验却弥足珍贵,带来的影响持久而深刻,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在美式教育的大熔炉里,时时刻刻都在经历一场头脑风暴,思维每天都被重塑,被打磨,终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去交流不是为体验一场异国文化的盛宴,更不是为简历上海外经历那一栏添几笔墨水,而是感知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带来的快乐及其对于思维的冲击和历练。“离开哥大的那天,校园里已经布置好了毕业典礼用的蓝色阶梯和白色帐篷。那是哥大特有的颜色。毕业典礼那天,纽约帝国大厦的顶端为哥大亮起了蓝色的灯。”易慧然陷在美好的回忆里,“不曾身着哥大蓝,这蓝色却在心里,我会带着它一路勇敢地奔向人生的远方!”


整理/索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