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千里——荷兰莱顿大学游学记
2016年1月,国关学院的2013级国政专业四位同学,陈雅典、王姬超、张嘉明和郑宇清结束了近半年在荷兰莱顿大学的留学之旅。她们用文字记录下了在莱顿大学交流学习的点点滴滴,借助这些文字,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一段逐梦之旅。
行前准备
留学的准备往往既繁琐又漫长,尽管如此,她们的内心对于即将开始的异国留学生活依然充满了期待。王姬超与张嘉明两位同学对于这一段忙碌的时光以及那种焦虑又期待的心情感触颇深。
王姬超:“一切的准备过程,都按照莱顿校方发来的邮件一步一步完成即可,过程虽然有些麻烦,但是非常地清晰,包括开具成绩单与在校证明、写motivation letter、寄送托福成绩、办理签证等等。”
张嘉明:“在美好的回忆背后,是几个月的准备工作,与莱顿的对应老师数十封往来邮件、Nuffic的资料(注:Nuffic证书是获得长期学生签证的必须程序。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港澳台地区除外),申请去荷兰学习三个月以上的、以英语授课的课程,除博士阶段以外,都要申请Nuffic证书)、住宿等等内容,不一而足。作为国关学院第一批派往莱顿大学交流的学生,我们几乎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也出了一些波折......我们四个姑娘在等待邀请信的过程中常常会担心,哎呀为什么我还没有收到offer,会不会耽误签证,资料提交会不会格式不对,如果排不到住宿怎么在当地找住的地方,诸如此类的问题。后来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或者说,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行前准备小智囊)
丰富的课程体系
莱顿大学为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她们既可以选择与个人兴趣契合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与各自专业相近的课程。虽然所选的课程不尽相同,但她们在莱顿的每一堂课无疑都收获满满。
陈雅典遇到了许多初到欧美名校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普遍面临的挑战——巨大的阅读量。然而正是挑战促使人进步,广泛的阅读与助教的积极引导使她受益良多:
“在莱顿大学,我们读的是人文学院的International Studies专业。专业几乎提供了我能想象到的所有相关课程,有《全球通史》、《文化交流概论》、《政治学概论》等通识课程,还有按不同区域分类的文化、语言、经济等专项研究课程和按主题分类的人种、性别、地区等研讨和实践类课程。交流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教授“逼迫”下读了不少英文文献,也更深刻领会了西方批判思维的含义。在研讨课中,助教老师引导我们从作者的观点、论文的背景、目标人群、引述来源、是否有历史局限性、又是否有其他的解释途径等角度来学习和思考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张嘉明则分享了当她转换到西方文化背景之中审视问题时的全新感受,还有师生之间在学术上的互动:
“中东文化的课程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术语、学者、著作等等,都是我完全陌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一直以来我是从半殖民地受害者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和文化,而上这堂课时我需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待殖民或其他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概念。
大课政治学在一个专门为莱顿留学生准备的教堂里进行,教授西装革履地站在平台中央,四下里是全年级五百余人和他们的电脑。学霸们记录的笔记在期中期末还主动地分享到Facebook小组里,供大家下载学习。
在做展示的时候,我的论文题目被评价为太过广泛,于是有相似主题和更细致想法的同学给我提了不少建议。打完分后,助教告诉我论文有哪里需要改进,常犯的错误是什么,讲真,她的解释可以再写一份笔记。”
(教授上课现场)
王姬超对于课堂经历的描述则更为客观:
“作为交换生,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人文学院的课程体系内选择相应学分数的课程。出于对欧洲国家文化和历史的热情,我选择参与的课程是Cultural Interaction, Global History, Dutch Studies以及Culture: Europe。上课的形式是这样的——大多数的课都分为Lecture和Workgroup两部分。每堂课有1-2位教授负责Lecture,每一个学习小组有一位研究生们作为tutor,指导我们完成平时的讨论、essay和presentation。也就是说,莱顿的课程由教授来讲解各门课的知识,而学生们在上课、阅读材料或者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则是由tutor来协助我们找到答案。同时,presentation和essay的写作使学习到的知识能立即运用。这样的学习模式与国内接触到的大有不同,提高了知识的吸收效率,也能激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Global History 以及 Cultural Interaction两门课程正是在这上的)
三、多元文化
走到异国他乡,感受当地的文化总能给旅人带来有趣的回忆。在莱顿,这四位中国留学生通过课堂结识了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留学生。在与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小伙伴的相处之中,她们的游学生活充满了新奇与乐趣。
作为学习小组中唯一的亚洲人,王姬超在小组讨论中成了文化碰撞的中心。不过文化背景的差异似乎并没有阻碍她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可能是由于我选择的课程大多与文化相关,也可能是因为莱顿本身就是一所国际学生众多的学校,我在各个课程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Culture:Europe这门课中,我所在的学习小组只有我一个不是欧洲人,所以大家在讨论时特别关注我的看法,我也常跟他们交流中国乃至亚洲文化与欧洲的不同之处。这些交流过程都极有意思,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见解差异,我们常要多次重复自己的观点才能让对方明白,却也因为不期而遇的默契点,常常聊得哈哈大笑。
Cultural Interaction这门课中,我的小组恰巧有许多修日语作为第三或第四外语的小伙伴。我们兴趣点类似,自然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有时会互邀自习或讨论。鹿特丹日本电影节的时候,我们在本地同学的热情导览下,对鹿特丹做了一番深度探索,这个现代而美丽的大都市也成为了我在荷兰的最爱。”
(和大家一起品尝鹿特丹唐人街的中餐,那天正好是中秋节)
郑宇清与我们分享了一些她形容之“可爱”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在我眼里是有趣的,就像是翻看一本百科全书,处处都能让你惊喜。比如说荷兰婚礼需要控制人数,不然警察叔叔可是要来抓人的;比如荷兰人下雨不撑伞,所以那里的雨伞价格贵质量差;再比如说荷兰人出了名的节约,他们的二手市场总是人满为患等等。很多时候身在异国他乡,正是因为有这些可爱文化差异,才让你的生活多了份乐趣。”
在异国他乡遇见一些有趣的伙伴总是让人激动又受益无穷,比如说陈雅典给我们介绍的这三个有趣的小伙伴:
“身边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而大家都用英语交流,毫无距离感,这让我不得不感叹莱顿大学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与不同国家的同学聊天,我就愈发觉得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一个游学四国的霓虹国妹子告诉我,地域虽有差异,人与人的内心却总是如此相像。而一个学中文的荷兰姑娘教会了我追逐喜欢的事物不需要顾虑,念到大三才发现自己更喜欢学习亚洲文化的她,义无反顾从转专业并从大一重新开始。一个大二德国小哥已经开起了自己的皮革公司,他教会我并不要担心那些名叫‘失败’的东西。”
(陈雅典与她的荷兰助教)
四、旅行见闻
旅行,总是留学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四位同学在留学期间自然是完全没落下这一功课。她们通过游历欧洲各国,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相信这一定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来看看她们都有哪些回忆吧,看完不要太羡慕哦。
(王姬超拍摄的莱顿风景)
郑宇清与她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欧洲最方便的就是跨国出行了,而我每次的旅途真的都是“说走就走”。很难想象没有一个完美的计划或攻略会发生些什么?而且恰好爱上这样的感觉,那种一见钟情,那种一见如故,那种一往情深,通通都是在这些不期而遇中感受到的。其实旅行真不用凑什么景点,最重要的还是融入,比如在黑色星期五和疯狂的法国妇女一起扫货;在圣诞夜去雪国之城奥斯陆赶一趟地道的圣诞集市;在情人节钟声响起的时候去看看意式邂逅。”
最后还有陈雅典丰富多彩的欧洲游:
“在荷兰的日子里零零总总跑了十四个国家,旅伴有父母、有同学有驴友。最幸运的是刚落地荷兰就受邀跟着旅游节目主持人在羊角村游了一番,坐木船、访民宿、骑单车、吃特色小吃。最满足的当然是雅典姑娘终于踏上去往‘雅典’的旅途哈哈。”
(陈雅典同学在雅典)
留学中总能邂逅各种各样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她们汲取知识,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所谓的“世界之大”也不再停留在网络和地图上,而是她们用脚步实实在在丈量过的土地。
图/陈雅典、王姬超
整理/池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