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5日上午,美国长岛大学夏亚峰博士在我院604会议室做了题为“尼克松、基辛格与中美谈判”的学术讲座。出席此次学术讲座会议的有:我院常务副院长苏长和教授、我院钱皓教授、武心波副教授、韦宗友副教授、胡传荣副研究员、马骏博士和熊闻迟博士等。我院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同学也聆听了此次讲座。夏亚峰博士首先介绍了他的博士论文及据此而出版的书目“Negotiating with Enemies”,并进而介绍了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1、 中文资料采用了2004年6月中国外交部解密的最新档案
2、 英文与俄文的最新解密档案
3、 通过对学术史的研究,认为中美在对抗中存在和解机会,而长期的谈判为和解创造了基础条件
4、 观点方面,使用了谈判理论。
之后,夏亚峰博士对史实进行了介绍,回顾了中美关系和解的历史过程,即:司徒雷登与黄华的会面;朝鲜停战谈判;136次中美大使级谈判;中美和解谈判(本次讲座重点)。他认为,中美的缓和首先是尼克松要发展与中国的正常关系,而中国也意识到美国的这种倾向并对其姿态作了积极的回应;中苏关系的恶化也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1949-1969年的中美大使级长期谈判也在此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尼克松和基辛格则起到了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夏亚峰博士认为,尼克松是美国对华外交新思想的发明人,基辛格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重要性,但当他认识到尼克松是抱着认真态度的时候便很快赶上并有所创举。在谈到二人访华的意义时,他指出,西方学术界对二人访华的总体评价是两派对立,指责的较多,特别是记者和右派的批评很多,但同样也存在肯定的。总体来说,对二人的访华还是比较肯定和认同的。(孙卉、博风)